了解社交情况中的非口语提示

引言

非口语提示是社交互动的重要部分之一, 有助于我们跨越语言界限,阐释他人的感受和意图。这些提示包括肢体语言、脸部表情、眼神交流和语气,在我们与人沟通时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们会在本篇文章探索非口语沟通的意义、 讨论自闭症青少年面对的常见挑战,并分享进行这些互动的实用技巧。透过了解非口语沟通,我们可以为自闭症群体创造正向的社交体验。

欲知更多有关自闭症非典型言语模式的详情,请参阅

了解非口语沟通

非口语沟通是指通过肢体语言、脸部表情、手势和眼神交流等方式无声地传达信息。这些提示是我们在日常交流中的基本要素,也帮助我们了解他人言语背后的情感和意图。

比如,一个微笑是友好的表示,而交叉的双手可能暗示防御之意。

非口语提示在日常社交互动中扮演关键角色:

  • 与人打招呼:坚定的握手、点头或微笑通常伴随着一句口头问候,以表友好与直爽的态度。
  • 对话中聆听:在他人说话时维持眼神交流和点头,无需言语也能表示参与度和对话题的兴趣。
  • 理解嘲讽或玩笑:就算言语表达不清,语气和脸部表情(比如一个傻笑或挑眉)通常带有讽刺或幽默之意。
  • 表达不适感:眼神飘忽、躲避眼神交流或表现慌张无声地代表着不适感或焦虑。
  • 表现同理心:轻拍他人肩膀或表达同情的表情能够在无声的情况下传达支持和理解。

这些非口语提示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与人联系和认识对方。

常见的自闭症青少年非口语挑战

阐释非口语提示对于自闭症青少年而言的挑战性甚大,导致他们经历混乱或超负荷的社交情况。他们与自然懂得这些无声提示的正常人不同,因为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以下几点:

  • 脸部表情:了解微笑或皱眉的意义。
  • 手势:辨认一个人用手势表达的意思。
  • 个人空间:发现自己和他人站得太近。

正常的青少年常常能够自然地明白这些提示,因为他们能看见一场社交互动中发生的事情。但是自闭症青少年会更专注在极小的细节上,而更难看见大体的情况。

这些挑战会导致他们:

  • 误解信号:他们可能不会马上明白嘲讽或玩笑。
  • 感觉尴尬:他们可能不会发觉自己的行动让别人感到不适。

自闭症青少年能透过正当的指引和练习发展这些技能,促进他们的社交互动和人际关系。青少年已经是一段棘手的时期,而这些非口语挑战只会加增难度。但是,他们经历的社交情况能透过援助变得更简单,更舒适。

实用的非口语沟通援助策略

自闭症青少年了解和使用非口语沟通的援助,在所拟策略与他们的特殊需求和文化背景相合时,会变得有效。

社交技能训练极有用处,但帮助青少年以他们感觉自然、舒服的方式开启社交互动才是关键。这代表着我们应该专注在适合每个人的最好方式,而不是在他们身上强加有如保持眼神交流或握手等严格规范。

避免过度训练也很重要,因为他们的行为会看起来被迫或不自然。
举个例子,我们不一定要让他们握手,而是可以探索处于青少年舒适程度的打招呼方式。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策略:

1. 视觉援助工具

视觉援助工具有如图片、图表或影片等视觉辅助工具可以协助讲解非口语提示:

  • 图表:用其展示不同脸部表情与它们代表的感受。
  • 影片:用来示范社交互动,并间中暂停以讨论其中的非口语信号。
  • 抽认卡:用手势与身体姿势的图片来讨论其意义。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图表,其上画出开心、难过、愤怒等脸部表情与其简要意义。在家观赏电视节目时,可以间中暂停,并讨论一个角色的肢体语言。

欲得到教导自闭症儿童辨认脸部表情和情感的方法,请参阅

教导自闭症儿童辨认情绪

2. 角色扮演与练习

角色扮演能让青少年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练习非口语沟通,比如练习用眼神交流、微笑和握手跟朋友打招呼。我们也可以示范如何使用肢体语言与合适语气来安慰伤心的人。

3. 用心观察

鼓励青少年观察他人的非口语提示能增进辨认和了解这些信号的能力。我们也可以教导他们特别注意他人在不同情况下使用的肢体语言、脸部表情和手势。

打个比方:我们在外时可以鼓励他们观察其他人的互动方式,比如站姿、手的使用与眼神交流。之后,我们可以一起讨论所观察到的事项与其可能意义。

4. 同侪援助

同侪在帮助自闭症青少年练习非口语沟通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角色。在学校里,教师可以建立一种伙伴制度,让同侪帮助自闭症青少年,在小组活动中提供提示或提醒。例如,如果同侪发现该青少年没有进行眼神交流,他们可以温馨地提醒他,或者示范如何进行眼神交流。

Big Brother, Big Sister

Big Brother, Big Sister计划将年轻的志愿者和各种障碍的青少年以伙伴制度配对起来,是新加坡一项特殊的志愿者计划。

倡导正向的社交互动

建立一个支援性环境是帮助自闭症青少年在社交互动中感到舒服、有自信的关键。以下是一些促进正向非口语沟通的方法:

1. 建立安全空间:

确保社交场合具接纳性,并与一切批判隔绝。举例:一个社体中心或青少年小组的活动主办人可以特别设计一个安静空间。青少年可以在承受高压时到那里休息,在做好准备后可以重新参与活动。

2. 示范正向互动:

父母、教育工作者和同侪们可以透过使用清楚的肢体语言、脸部表情和姿势来示范正当的非口语沟通。比如,一名老师在对话时时常以眼神交流、微笑和点头表示理解。自闭症青少年就可以从这样清楚的示范中学习。

3. 鼓励同侪援助:

融合性社交场合是重要元素。请鼓励同侪们以支援性方式与自闭症青少年们交流。比如在一个当地社团或一场志愿者活动里,建议一位朋友与一位自闭症青少年的配对。那位朋友可以透过等候自闭症青少年回应谈话或有如轻拍背后等给予慰藉的动作,表示耐心。

How autistic teen Keith opened up,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friends

新加坡彩虹中心的友爱计划将年轻的志愿者和各种障碍的青少年配对起来。

4. 珍视微小成就:

认可并珍视非口语沟通中的微小进步。如果一名自闭症青少年在家庭聚会或小组出游中成功使用一个新的手势或脸部表情,父母或朋友可以给予正向回应,比如“你用微笑表示开心,很棒喔!”

5. 调整互动流程:

认可每名自闭症青少年是特殊的。请将社交互动按照他们的舒适程度做调整;比如,若是一名自闭症青少年在咖啡店或公园等场景中对于眼神交流感到不适,朋友们可以让步,并鼓励他们用其他方式(点头或竖起大拇指等)表示感兴趣。

父母、老师、朋友和社区成员们可以透过建立一个接纳和理解性的环境,真实地帮助自闭症青少年建立正向的社交互动。以上例子皆是不同地方的微小改变带来极大不同的证明,有助于青少年在非口语沟通中感到舒适、有信心。

总结

总的来说,为自闭症青少年学习非口语沟通方面提供援助意味着帮助他们用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与他人联系,而不是“修正”问题或强迫他们随从典型的规范。这是一个接纳他们并重视最他们最原本的自己。

我们可以透过提供适当帮助、建立接纳性空间与珍视他们的成长,协助他们与他人更有信心地交流。我们也透过耐心与理解帮助他们感到更加舒服,并以最原本的样子被接纳。

延伸资源与读物

社交技巧提升法

培养社交场合中的正向自闭症人设

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