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儿童行为的ABC图表
这份指南能帮助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孩童的家长与监护人,而此工具能协助您了解一个人有某些行为的原因。
![ABC_Character](https://marf.org.my/wp-content/uploads/2024/07/ABC_Character.png)
把它想象成一个侦探故事:
您必须找到提示,这样才能揭开为何自己的孩子会有某些行为的“谜底”。
ABC图表:行为分解
ABC图表能帮助您以三个部分分解一个行为。
![output-onlinejpgtools A](https://marf.org.my/wp-content/uploads/2024/12/output-onlinejpgtools.jpg)
Antecedent, 前情
在某个行为之前发生了什么事?这就像是一名侦探寻找的提示一般(认清具体的触发点)。
举几个例子:您的孩子有否被要求做他不喜欢的事情? 孩子的例行事物可否有改变?环境是否吵闹或处于高压状况? 提早发生的事情,类似少睡一觉或感觉不舒服等,也能影响某个行为的产生。
![B](https://marf.org.my/wp-content/uploads/2024/07/B.jpg)
Behavior, 行为
此行为看起来如何?这就是那块拼图碎片。
再举例:您的孩子是否会殴打他人、大叫、扔东西或是逃跑?
请确保提供足够清楚的描述,这样能让任何人了解事情的经过。
![C](https://marf.org.my/wp-content/uploads/2024/07/C.jpg)
Consequence, 结果
以上行为过后又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侦探得出的勘测结果。
例子如下: 那名孩童有否得到想要的事物(比如一个玩具或关注)?
可否有谁去安抚他的情绪?他有没有惹出什么麻烦?
揭封行为背后的“为什么”
分析某种行为的ABC可以让您渐渐明白为何您的孩子会做出某种行为。以下是一些挑动孩童行为的常见原因:
- 身体不舒服或有隐藏疾病: 有时孩童会因为感到不舒服而有类似行为(比如因为胃痛或牙痛而大哭)
- 逃跑: 孩童想要离开一个他感到不舒服或很有压力的场景(比如不想完成某件任务、离开课室或商场等)
- 得到注意:孩童想要吸引您的注意,甚至是负面的注意力。
- 物质需要:孩童想要某一件物品或做某件事。
- 感官满足:孩童想寻求感官上的满足让心情变好(比如旋转物品、摇摆身体或制造声音)。
- 压力过度:孩童面对太多资讯、活动或人时,在尝试着应付这些感受。
使用ABC 图表的方法
- 一次仅专注于一个行为。比如,先专注在孩童拍打的行为,再继续关注其他行为。
- 孩童有行为后马上填写图表。这一步能让您记住行为里的细节。
- 观察一个行为的模式。如此行为是否在同一个情况下发生?
- 试着了解某个行为发生的目的。孩童看起来是否想逃避某件事、吸引注意,或是得到某件物品?
- 想一想您可以如何给予不一样的回应。 一旦了解为何您的孩子会有某些行动,您可以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帮助与回应。在提供简单的奖励以快速解决问题和从根源解决问题之间取得平衡还是会有挑战性,但是不要放弃,时间越是流逝,您越是熟能生巧。
有些行为带着数个目的。打个比方:您的孩子会先拍打一个人后得到一个零食(物质需要),或是拍打一个人后让一名看护人陪他聊天(得到注意)。 同时,试观察某个行为里有没有一个固定模式。
举例:
想象您的孩子一边重复说着“唐老鸭”一边在上锁的门边走来走去。若使用ABC图表,您可能会发现:
A (Antecedent, 前情)
您的孩子刚吃完下午的点心,想要出去玩。
B (Behavior, 行为)
您的孩子重复说着“唐老鸭”,在门边走来走去。
C (Consequence, 结果)
您告诉孩子,他还不能出去玩。
解决方案:
您可能发现您的孩子会把“唐老鸭”和他的鞋子关联起来,是因为鞋子上有唐老鸭的图案。了解之后,您可以问:“你要把鞋子穿上出去玩吗?”以帮助您的孩子。比起直接拒绝孩子或是感到厌烦,如此回应会是一个与您的孩子更有效沟通的方式。 | ![]() |
您可能发现您的孩子会把“唐老鸭”和他的鞋子关联起来,是因为鞋子上有唐老鸭的图案。了解之后,您可以问:“你要把鞋子穿上出去玩吗?”以帮助您的孩子。比起直接拒绝孩子或是感到厌烦,如此回应会是一个与您的孩子更有效沟通的方式。 |
the ABC图表
可以是一个了解与回应孩童行为的有力工具。 透过学习分析孩童的行动,您可以为您的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积极与可靠的环境。
![ABC_Chart](https://marf.org.my/wp-content/uploads/2024/07/ABC_Chart.png)
下载此模板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