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前三思:自闭症语言

引言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深刻影响着我们以及他人如何看待残障群体。语言会影响态度:它可能强化负面刻板印象,或是挑战这些偏见。在这个网站上,我们在讨论自闭症时,采用“第一人称”的语言和“以身份为本”的语言(以英文视角看待)。本文中将探讨这种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体现对个体选择与身份的尊重。

什么是“第一人称”的语言?

“第一人称”的语言(PFL)将“人”置于残障之前。例如,我们与其说“自闭症患者”(autistic person)”,不如说他是“有自闭症的人(person with autism)”。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个体的完整性,,而残障仅是他们的一小部分。

在这个网站里,您可能会看到有些文章中写着“有自闭症的人(person with autism)”这样的表述。其目的在于强调个体的完整性,而非单一的医学诊断。“第一人称”的语言避免人们单以残障状态定义他人,保护了个体的尊严与人性。

什么是“以身份为本”的语言

“以身份为本”的语言(IFL)则是将残障状态摆在“人”之前。例如,使用“自闭症人士”,而非“患有自闭症的人”。许多自闭症群体中的人更倾向于这种表述,因为他们将自闭症视为其身份的核心。

我们也会使用有如“自闭症人士”这样的表述,以认可那些将自闭症视为自身身份和其经历为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此感到自豪感。

“神经发散”和“神经多样性”的差异

随着神经多样性运动的兴起,相关术语的使用也日益广泛。然而,“神经多样性”(neurodiverse)一词经常会与“神经发散” (neurodivergent)一词混淆。对于神经类型与神经典型多数不同的个体,正确的术语是“神经发散”,而不是“神经多样性”。

使用“神经多样性个体”可能无意间营造一种“我们与他们”对立的心态,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分歧。事实上,神经典型和神经发散个体都是人类神经多样性的一部分。理解和使用正确的术语有助于促进关于神经多样性的更具包容性和准确性的讨论。

若要更深理解,强烈建议阅读Dr Nick Walker所攥写名为 Neurodiversity: Some Basic Terms and Definitions的文章。

避免使用“高功能“或“低功能”标签

“高功能”和“低功能”等标签 通常并不准确,无法反映个体的整体情况。无论是否患有自闭症,一个人的活动能力都会因情绪、压力和环境等因素而有很大差异。

与其贴上这些标签,不如描述具体的支持需求更为恰当。 例如:

  • “她可以管理日常事务,但在压力大或嘈杂的环境中需要帮助。”
  • “他有全职工作,但需要提醒他日常自我护理,并帮助他规划日程。”

 

使用“支持需求”等术语侧重于所需的具体支持程度;这种支持程度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例如,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可能需要中度的支持需求,在青年时期对支持的需求较低,而在具有挑战性的人生事件中可能对支持的需求较高。同样,自闭症孩子在家里对支持的需求可能较低,但在学校则需要中等支持的需求,这突显了支持需求如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关注优势、尊严和支持需求,我们摆脱了有害的标签,朝着更尊重和更准确地理解每个人的方向发展。

言语的重要性

我们使用的语言塑造了我们和他人对残障群体的看法。使用尊重的语言有助于打破负面观念,维护残障人的尊严。“第一人称”语言和“身份为本”的语言都有其适用之处,语言的选择是个人的,它反映了个体对自身身份的理解和认同。

有些残障人士更喜欢使用“第一人称”的语言,因为他们首先把自己看作一个人,而不是由他们的状况来定义个体。另一些人更喜欢以“身份为本”的语言,因为他们觉得残障是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呢,应该被充分承认。

尊重个人偏好

虽然有许多自闭症群体的成员喜欢“自闭症人士”一词,但有些人会倾向于“患有自闭症的人”。 关键在于尊重每个人喜欢的术语。最好的方法是倾听个体如何描述自己,或在你不确定时,可以礼貌地询问。例如,你可以说,“你喜欢‘自闭症患者’还是‘患有自闭症的人’?”

我们认识到人们对自闭症语言的看法各不相同,我们尊重每个人对自身描述的选择。在我们的视频和资源中,你会发现不同的表述方式,反映个人偏好。 这个网站采用包容性,即尊重“第一人称”和“以身份为本”的语言,并认可自闭症和神经多元群体中不同的观点。

总结

使用尊重残障人(包括神经多样性个体)的语言,是包容和赋权的重要体现。语言塑造认知、挑战刻板印象,并尊重个人身份。通过选择尊重尊严和多样性的语言,我们可以避免强化负面刻板印象,并支持每个人实现个人的潜能。无论是使用“第一人称”还是“身份为本”的语言,关键于尊重个体的偏好。深思熟虑的语言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富有同理心的社会。

参考资源

残疾群体语言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