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闭症儿童层面的霸凌

引言

何谓霸凌?

霸凌有某人存心伤害另一人之意,在一方比另一方更强势的情况下出现。现存肢体(殴打)、言语(乱叫名字)或心理层面(散播谣言)的霸凌,更有实体与网络霸凌的发生。

马来西亚校园内霸凌现象越来越引起担忧,已呈报的案件在近几年明显增多。根据马来西亚教育局(MOE),比起2022年的3887宗霸凌案与2021年仅326宗的霸凌案,自2023年10月起已有4994宗霸凌案。 自闭症青少年是极为柔弱的,因为根据调查,两名同学中就有一位会受到学校里肢体、言语或社交上的霸凌(Maïano et al., 2016; Käld et al., 2022)。某人不断地故意伤害、惊吓或让他人难受,此举动就是霸凌。霸凌分为许多种,包括:
  • 肢体霸凌:殴打、掌掴或推人。
  • 言语霸凌:诽谤、讲八卦或威胁人。
  • 非言语虐待:比手势或发送危害他人的信息。
  • 情绪虐待:用难听的玩笑威胁、取笑或羞辱人。
  • 排除某人:无视或排除某人,不让他们参与游戏和活动,更煽动其他人照做。
  • 破坏声誉:时常批评、散播谣言或掌控人。
  • 无声、恶作剧或辱骂性电话。
霸凌可以在幼儿园、学校、体育社团、课外社团和职场当中发生。 随着互联网和手提电话的兴起,霸凌现今可在课间与课后发生。线上霸凌,或称网络霸凌,是利用信息、电子邮件、网站、线上游戏与社交媒体等数码科技发送恶劣信息、伤人留言、恐吓或取笑他人的现象。 霸凌往往有害,而且能造成长期的身心损失,单凭一句“无所谓”抚平不了受霸凌者的伤害。

了解自闭症儿童层面的霸凌

自闭症儿童与青少年因为与众不同的交流和互动方式,有着较常被霸凌的危机。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朋友更能观察到这些不同点。自闭症群体可能会难以识别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也难以辨认别人对他们友好与否。这一点使自闭症群体,尤其那些喜好好独自玩乐的人,成为明显的攻击目标。 在校园或游乐场里,其他儿童会因为自闭症儿童的奇怪行径(如上下挥动手臂或发言不当)而欺负他们。再者,自闭症儿童可能因为周围没有一个支持体系而较容易受到霸凌。 英国反霸凌联盟(Anti-Bullying Alliance, UK)于2023年的研究显示,自闭症年轻人提出较容易被霸凌的几个理由:
    • 行为异于常人:他们因为与他人的差异而独树一帜,而其他人时常不了解自闭症。
    • 缺乏共感与了解:学校里对自闭症的醒觉极少,造成他们态度恶劣。
    • 情有可原的调整:有时,做出原因充足的调整与给予特殊待遇会使自闭症学生与他人不同,甚至会引起他人的妒忌。
    • 不完善的学校环境:资源与援助短缺,以及欠缺醒觉的校园风气皆能提高他们被霸凌的风险。

霸凌的后果

霸凌对自闭症儿童的冲击甚重,影响他们的学习与安全。许多研究发现霸凌可能和短期精神健康问题(焦虑、忧郁、自残)与长期后果(低收入、人际关系差)有关。 学生缺课与霸凌有着密切的联系。大约有16,000名11至15岁儿童因霸凌不定时缺课,而受害儿童不去上学的机率翻至三倍。 自闭症年轻人也列出以下霸凌后果:
  • 被社会排挤、孤立
  • 精神健康问题
  • 失去自尊
  • 不信任学校给予的帮助
  • 与他人紧张的关系与互动
他们也担心未来在大专生涯或职场中受到霸凌。

参考文献:

  • Käld E, Beckman L, Eapen V, Lin P. Exploring Potential Modifier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and Risk of Bullying Exposure. JAMA Pediatr. 2022;176(9):940–941.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22.1755
  • Maïano C, Normand CL, Salvas MC, Moullec G, Aimé A. Prevalence of school bullying among youth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utism Res 2016;9:601-615.

其他阅读材料

辨认霸凌信号

协助被霸凌孩子的方式

保持联系!